COD: 化學需氧量COD(Chemical Oxygen Demand)是在一定的條件下,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,所消耗的氧化劑量。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(zhì)多少的一個指標。水中的還原性物質(zhì)有各種有機物、亞硝酸鹽、硫化物、亞鐵鹽等。但主要的是有機物。因此,化學需氧量(COD)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(zhì)含量多少的指標?;瘜W需氧量越大,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。 COD去除方法: 去除COD的方法有多種,吸附法、化學混凝法、電化學法、臭氧氧化法、生物法、微電解等??傊敲摮蚍纸獾粑鬯锏挠袡C物。 1.絮凝劑法去除COD: 采用化學混凝法能夠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,很大程度上降低廢水的COD。所謂化學混凝法是指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絮凝劑,利用絮凝劑的吸附架橋,壓縮雙電層及網(wǎng)捕作用,使水中膠體及懸浮物失穩(wěn)、相互碰撞和凝聚轉而形成絮凝體,再用沉淀或氣浮工藝使顆粒從水中分離出來以達到凈化水體的方法。 2.氧化劑法去除COD: 臭氧的分子式O3,是氧的一種同素異形體,與氧具有無色、無臭、無味及無毒等特性不同,它是淡藍色的,且具有特殊的“新鮮”氣味,在濃度稍高時具有毒性。近年來,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(jīng)濟效益,但該領域的研究還存在諸多問題,如尋求更高效的催化劑,催化劑分離與回收等。O3/UV聯(lián)合氧化技術是一種在可見光或紫外光作用下進行的光化學過程,因其反應條件溫和(常溫、常壓)、氧化能力強而迅速發(fā)展。O3/UV法是20世紀70年代發(fā)展起來的,主要用于處理廢水中有毒有害且無法生物降解的物質(zhì)。自80年代以來,O3/UV法研究范圍擴展到飲用水的深度處理,并已成功地應用于處理工業(yè)廢水。 3.微生物法去除COD: 生物法是靠微生物酶來氧化或還原有機物分子,破壞其不飽和鍵及發(fā)色基團,從而達到處理目的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。由于微生物繁殖速率快、適應性強、成本低廉,近年來在煮練廢水的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根據(jù)生物處理的反應機制,生物法可分為好氧生物法和厭氧生物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