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式色度測定儀作為精準檢測水體色度的專業(yè)儀器,其外部潔凈度直接影響儀器外觀完整性、操作安全性及光學部件間接穩(wěn)定性。外部清潔需遵循 “溫和無損傷、全面無殘留” 原則,通過規(guī)范的清潔流程與合理的工具試劑選擇,去除機身污漬、試劑殘留及環(huán)境灰塵,同時避免對儀器外殼、顯示屏、操作按鍵及光學窗口等關鍵外部部件造成損壞,保障儀器長期穩(wěn)定運行。 清潔前的準備工作是確保清潔安全與效果的基礎。首先需切斷儀器電源,拔掉電源線,避免清潔過程中發(fā)生觸電風險,同時防止液體滲入儀器內部損壞電路。隨后需準備專用清潔工具與試劑:清潔工具應選用柔軟、無絨毛、不掉屑的材質,如超細纖維清潔布、專用清潔棉簽(頭部為無塵棉),避免使用粗糙抹布、鋼絲球或硬毛刷,防止刮傷儀器表面;清潔試劑以純水或中性清潔劑為主,中性清潔劑需確保無腐蝕性、無刺激性,且與儀器外殼材質(如 ABS 塑料、不銹鋼)兼容,嚴禁使用酸性、堿性或含有機溶劑的清潔劑(如酒精、丙酮等),避免腐蝕外殼或導致標識褪色。此外,需在清潔區(qū)域鋪設潔凈的防滑墊,防止儀器在清潔過程中滑動,同時避免清潔工具與試劑污染工作環(huán)境。 機身外殼清潔需按 “先除塵后除污” 的順序進行。首先用干燥的超細纖維清潔布輕輕擦拭機身外表面,按照從上到下、從左到右的方向勻速擦拭,去除表面附著的灰塵與浮塵,尤其注意機身縫隙、邊角及通風孔等易積塵部位,擦拭時力度需輕柔,避免按壓變形或損壞外殼。若外殼表面存在頑固污漬(如試劑殘留、指紋印記),可將中性清潔劑按比例(通常為 1:100 稀釋)與純水混合,浸濕清潔布后擰至半干(確保無液體滴落),輕輕擦拭污漬部位,反復擦拭 2-3 次直至污漬去除,隨后立即用干燥清潔布擦干該區(qū)域,防止清潔劑殘留或液體滲入縫隙。對于機身標識與按鍵區(qū)域,需用蘸有少量純水的清潔棉簽輕輕擦拭按鍵表面及縫隙,避免清潔劑接觸標識導致褪色,同時防止液體進入按鍵內部造成短路。 顯示屏清潔需特別注意保護屏幕涂層,避免刮傷或腐蝕。清潔前需確認顯示屏無通電,先用干燥超細纖維布輕輕拂去屏幕表面灰塵,避免灰塵顆粒在擦拭過程中刮傷屏幕。若屏幕存在指紋、水漬等污漬,需使用專用屏幕清潔布(或蘸有少量純水的超細纖維布),以環(huán)形軌跡輕輕擦拭屏幕,擦拭力度需均勻且輕微,切勿用力按壓屏幕或用指甲等尖銳物品刮除污漬。嚴禁將清潔劑直接噴灑在屏幕表面,防止液體沿屏幕邊緣滲入內部損壞顯示模塊,若需使用清潔劑,需先將其稀釋后浸濕清潔布,擰干后再進行擦拭,擦拭完成后立即用干燥布擦干屏幕,確保無液體殘留。 光學檢測窗口是儀器外部關鍵光學部件,清潔需遵循 “無塵、無刮痕” 原則。檢測窗口通常位于儀器檢測腔內部或進樣口附近,清潔前需打開檢測腔蓋(或取下進樣口保護蓋),用干燥專用清潔棉簽(頭部無塵)輕輕擦拭窗口表面,去除灰塵與雜質,擦拭時需沿同一方向移動棉簽,避免來回擦拭造成窗口磨損。若窗口存在試劑殘留或油漬,需用蘸有少量純水的清潔棉簽輕輕擦拭,隨后立即用干燥棉簽擦干,確保窗口表面干燥且無水印。清潔過程中切勿用手直接觸摸窗口表面,防止指紋污染影響光學檢測精度,同時避免使用清潔劑接觸窗口,防止損壞窗口的光學涂層。 清潔后的檢查與維護是保障清潔效果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清潔完成后,需仔細檢查儀器外部各部件:確認機身外殼無污漬殘留、無劃痕,顯示屏無損壞且顯示區(qū)域清晰,按鍵操作靈活無卡頓,光學檢測窗口無灰塵、無指紋、無液體殘留。隨后將儀器放置在通風干燥的環(huán)境中,靜置 10-15 分鐘,確保外部完全干燥后再接通電源,避免殘留液體導致電路故障。此外,需建立外部清潔檔案,記錄每次清潔的時間、清潔部位、使用的試劑及清潔人員,便于后續(xù)追溯與維護。同時,需根據儀器使用頻率制定清潔周期,通常建議每周進行 1 次常規(guī)除塵清潔,每 2-3 周進行 1 次全面清潔(含顯示屏與光學窗口),若儀器使用環(huán)境灰塵較多或頻繁接觸試劑,需適當縮短清潔周期,確保儀器外部長期保持潔凈狀態(tài)。
|